作者: 胡德光 來源: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 2025-02-21 09:36
鄆城縣以深化法治建設為抓手,充分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作用,創新培樹“e 法好鄆”法治品牌,探索構建金融糾紛一體化處理機制、“法潤禾苗e課堂”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水滸好漢城“法治+文旅”服務站點、“產業鏈+法治服務專員”等模式做法,在服務保障工業企業、以法治護航縣域治理現代化上蹚出了新路徑。
日前,一企業在某銀行的貸款已到期,但因企業資金未及時回籠,暫時還不上貸款,銀行只能提起訴訟。
但經調查發現,該企業仍正常生產經營,若直接進入判決、執行程序,不僅會影響企業征信,企業還將面臨運轉停滯甚至破產的風險。司法程序的終點不是一紙判決,如何在司法層面做到“愛商”“安商”?
鄆城縣委政法委、縣法學會探索出了一條盤活企業金融“活水”的路子。鄆城縣金融糾紛一體化處理中心充分發揮首席法律咨詢專家作用,整合多方力量,構建金融行業“大調解”“大治理”格局,實現矛盾糾紛從調解、速裁、協同處置到追逃打擊的全鏈條服務管理,為金融領域定分止爭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
“我們一方面安撫企業,另一方面積極協調銀行,促成雙方達成了兩年分期還清本息的調解協議,并進行了在線司法確認。”鄆城縣法院立案庭二級法官劉豐山說,“鄆城縣法院依托‘e法好鄆’法治品牌,通過金融糾紛一體化處理中心,針對金融類糾紛進行源頭化解,使銀行針對不良資產有了一次再盤活的機會。對貸戶來說,在經營壓力之下得到一次‘喘息’的機會,實現了銀行與貸戶傳統的‘雙輸’局面向‘雙贏’局面的轉變。”
“我宣布,現在開庭!”隨著一聲清脆的法槌聲,鄆城縣南城中學模擬法庭正式開庭。與以往不同的是,在這場庭審中,無論是審判臺上的法官,還是審判臺下的公訴人、被告人等角色,都是由學生們扮演的。鄆城縣委政法委、法學會聯合鄆城縣人民法院通過法官“e課堂”線上指導、同學們線下模擬法庭演練,“親身”經歷庭審過程,讓同學們切實感受到了法律的權威莊嚴。
“除了日常開展‘模擬法庭’活動,學校還建設了禁毒、交通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展館,多元、有趣的法治教育形式為同學們帶來了更加深刻的法治理念。”鄆城縣南城初級中學校長李傳寶介紹,“在法治教育e課堂活動中,師生可以和法治專家實現線上交流,法官通過e法庭連線,為學校開展的模擬法庭進行指導。同時,我們通過法治教育e課堂和有關法治部門連線,同步進行禁毒、預防犯罪、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等方面的教育。”
近年來,鄆城縣積極整合人民法院庭審直播平臺、多元解紛平臺、學校多媒體數字教育平臺、騰訊會議等軟硬件設施,搭建“普法e課堂”體系,實現“首席+法官+N端”與“學校+師生+家長”即時暢聯,引導未成年人心有所畏、矩有所守、行有所止,進一步增強了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土地租賃問題是基層糾紛治理的一個重點和難點。作為基層干部,鄆城縣唐塔街道黨工委副書記魏菲菲深知,群眾的“點滴小事”就是黨員干部的“頭等大事”。
如何在群眾的利益和企業的經營中找到平衡點,是魏菲菲在處理轄區內苑梁莊社區居民與一水果市場土地租賃合同糾紛時遇到的難題。這個時候“e法好鄆”——基層服務站點幫街道解決了頭等大事。
在鄆城縣委政法委、縣法學會的指導下,唐塔街道靈活運用“示范裁判+類案調解”模式,通過“e法好鄆”——基層服務站點匯聚法官、律師、街道干部及基層組織力量,通過闡述利害、講責任、說后果,讓雙方心悅誠服,成功化解了糾紛。
作為菏澤旅游重點縣區,為了向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體驗,鄆城縣委政法委、縣法學會統籌景區、政法、文旅、網信等部門及行業協會、屬地街道、周邊社區網格員等多元主體力量,融合矛盾糾紛調解平臺、雪亮工程平臺、公安機關警衛陣地、智慧景區安防系統,將“e法好鄆”基層服務站打造成集法治宣傳服務、風險隱患防控、矛盾糾紛化解、重大事項評估等多功能服務于一體的法治服務陣地。
從景區到街道,從學校到企業……該縣30余個“e法好鄆”基層服務站為推動基層治理主體多元化和治理方式多元化帶來了有機統一,也夯實了基層善治之基。
記者 胡德光